一个90后对社会的非典型视觉
一个90后对社会的非典型视觉
一个90后对社会的非典型视觉
这是勒克儿朋友的孩子,一个17岁高二学生在2009年末,与勒克儿QQ聊天,所发表的对最近两个月发生的国内大事件的观察。
如果你是家长抑或学校老师,假如有足够耐心读完这篇出自一个未成年孩子的文字,是喜是悲?我保证你内心绝对五味杂成。
90后,普遍认为其脑残,是因为社会在他们这个群体身上贴上如此标签:消极,拒绝长大。选择性自闭,对熟人唠叨不休,对陌生人一言不发。偏爱使用方言或者网络语言。没有亲情,不过问家庭、社会乃至国家大事,只相信百度和谷歌权威,喜欢用搜索引擎思考和解决问题……
翻过2009年最后一页,80后的奔三元年。如果说50—60版的人是一个国家的基石,70版的是脊梁,那80后这代人,正式成为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。而有着90后相同成长经历的这一动力人群,不正是刚刚还背着社会种种狐疑和诘难?
从社会发展和进步角度,90后,应该是专心读书年龄。但透过这篇文章,我们看到了一个明显幼稚的脸庞,承载着一双锐利沉酣的眼睛和一个忧国忧民的厚重内心。这一巨大的不“协调”,已经向社会敲响警钟:他们成长的烦恼,我们到底知道多少?
如果再不重视,“脑残”的可能是整个社会。
以下是这个17岁孩子的新闻观察——
最近甲流来袭,黑龙江矿难,强拆自焚,资源涨价,全面禁酒,国内闹腾的厉害,一件件事使政府措手不及,一再露出丑态,有的令人悲愤,有的令人心寒,有的让人想笑最后却笑出了泪水,这个社会还有太多东西需要改善,而政府干部的思想及态度如果一直像我即将讲到的那样,只能使中国继续被金钱、权力、人情、官僚所充斥。
“得了甲流不要紧,关键是不要让校领导知道了,我们学院的老师还不知道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我唯你们党员是问。”这是某大学某学院学院辅导员的话,话没有说错,政府总是说得通道理的,但是领导的意思仅仅是让老师在关键时期更加关心学生,殊不知老师根本不关心学生的死活,只是想怎样推掉身上的责任,话真的没错,可是这样说,听起来岂不让人心寒?还有更心寒的,黑龙江特大煤矿事故是由于瓦斯检测系统超限报警后,长达53分钟没有彻底采取有效措施,是一起明显的责任事故,最终有108人遇难!而责任方的新闻发言人:集团分公司党委宣传部长如是说:“这里我们应当看到一个主流的东西,528人有420人成功走出了井下,逃离了那个可怕的现场,这应该是主流。”真是视角独到,巧舌如簧啊,108条人命搞了半天原来是“非主流”,这简直令人震惊,井下作业,安全生产是性命攸关的大事,用百分比来计算主流,这合理吗?
前些日子,网上盛传发改委要将87度作为供电涨价线,发该委紧急澄清:“各省自行制订。”可是准确到了87又岂是空穴来风,就像从哥本哈根流出的不利发展中国家的“丹麦文本”一样,一定是有人准备这样干才会出现这些信息,而且关键不在87度这个量上,87度以上价格逐渐增加,可怎么就不见87度以下逐渐减少呢?浪费电的人涨了价,节约的却没降价,如此赏罚不明,如何让人信服?北京居民水价拟每立方米上调九毛,各地也是涨声一片,涨价原因也是五花八门,虽然有发改委《水利发展“十一五”规划》在先,但仍然有许多令人费解:
1.调节贫富。这一条最扯,真不知道提高水价怎么调节贫富,只能让喝不起水的人更喝不起。
2.节约资源,水价偏低未能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。那我们才调九毛是不是太少了,浪费水的人一样会浪费,直接翻一倍更能让人警醒。
3.保护环境,水价里应该包括污水处理费。原来之前我们国家都是政府补贴污水处理啊?太感动了~
4.解决亏损,水务企业普遍亏损。难道亏损就从百姓身上刮吗?我们缴的税呢?
5.国际接轨,我国水价偏低。水价要与国际接轨了,那么福利呢?医疗呢?教育呢?
上月末,耗资3.7亿元,历时4年的“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”终于宣布“基本结束”,目前一共列入国家级“非遗”保护名录的有1028个,传承人1044位。先不说21世纪之后再来谈“非遗”保护迟不迟,就说这个所谓名录中有多少水分、有多少人把非遗搞成政绩来抓。首先是继承人,继承人应该给该行业中最权威、最具代表性、最拔尖的人,可是在这次普查中,有的继承人成了商人,有的继承人成了地方官员,令人大为不解。有的地方这个节那个舞甚至是“莫须有”或“以前没有”的,让人怀疑名录的真实性。再比如凉茶,一开始根本就没想过要上凉茶,上了就应该慎重,结果是谁出六十万谁就上,挂上一个“非遗”的牌子,企业的日子马上就好过了,销量增长令人吃惊。另外,食品酒水实在太多了,“非遗”名录又不是食品大全,最可气的是民间的一些宗教迷信,在专家认同的情况下竟然被政府和谐了,他们懂多少啊?大量的“非遗”正在消失,速度惊人,比如五年前的东巴教,现在老东巴已西去,只能记录变态的东巴教了,这是深刻的教训啊!
前不久,网上曝出内蒙古阿荣旗检察院女检察长开豪车,调查结果是该车是从一家企业临时借用的,已归还。这时我真想问:还有多少官员在借车?广州环保局借车,城管局借车,这只是冰山一角,车子是向企业借的,胆子又是向谁借的?当制度成为摆设,政府的公信力也将逐步丧失。12月8日,有网友声称安徽宣城市宣州区一个区有十个副区长,临泉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有十一个副县长,针对网友质疑,有关部门声称符合相关规定,并有部分挂职。呵呵,车是借的,职是挂的,政府做这些事真是轻车熟路啊,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。
上周,广电总局以“证件不全”为理由封了BTChina等BT网站,这实在牵强,这些网站只提供BT文件,不提供视频下载,用户所得视频与网站无关,又为什么要关闭呢?在被问及BT下载受限是否会让碟片更好卖时,北京中关村市场所有小贩均持乐观态度......广电总局到底想干什么...
现在中国有许多国进民退的现象,政府的回复是:“基本的结论,总体来讲,我们感觉到从统计数据来讲不支持国进民退的趋势。”用词何其小心啊,稍微没说明白,没把话说干净,就难以自圆其说,难为统计局的那些人了。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另一件事,在最近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,某人长篇大论的发表演讲,最后得出结论:“中国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。”我真想问他一下,看病难看病贵是你人大代表说的算,还是病人说得算啊?老百姓提出这个问题,政府就应该想办法逐步解决,而并不是让你证明这个问题不存在,要不拿人代会来干什么?
自“我拉屎是不是也要告诉你?”“你是不是党员?”等一系列牛逼官腔后,广州一男子酒后驾车撞飞小区铁门后,多次强调“我是公务员!”“我是党员!”“我每月二十几万工资!”我赔扇铁门算什么!”......应该怎么说呢?酒后吐真言?党员?公务员?二十几万?这也太牛了吧!简直无语了,而河北一农民去镇政府反映问题,偶遇党委书记,更是有一番精彩之极的对话:
民:“X书记,向您反映个事儿...”
书记:“你别和我说,我不知道,我刚来一年多,没有交接,我什么都不知道...你反映了我也办不了,别找我。”
民:“你是镇上最大的官,你都管不了谁来管,我跟谁说去啊?”(恰逢书记要去开会)
民:“X书记您别走,您这儿都不管,我去找谁?要我去跳楼啊?”
书记:“这我管不了,一楼二楼别去啊,要去就去五楼。”
这段对话可以说是很正常的争执,为什么如此刺眼?只因它发生在官员身上,请公务员们不要忘记了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,你们最终也只是在为人民服务而已。
最近某省教育厅厅长说:“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最大的毛病就是千人一面。”简直让我拍案叫好,什么“当局者谜”什么“旁观者清”全是扯淡,内行人把脉一样稳准狠。非不能也,是不为也,纯装蒜也。这位伟大的厅长将社会上滞销的人才比作乒乓球,可真是绝了啊,不过比作乒乓球中的残次品更为恰当。现在扬州船娘招大学生,上海殡葬招大学生,合肥城管更是百余大学生竞争上岗,11名硕士上岗。中国看起来人才泛滥,可“人才”们却像乒乓球一样,没有自己的特色。学校只管收钱,不管出品,更别提质量,一边靠国家专项资金拨款,反正就是纳税人的钱,一边将黑手伸向市场,既能捞,又能抢。我的理解是导致弊端的根源便是教育资源的高度垄断。再说基础教育,12月6日,教育部网上回复考虑“松绑”小学入学年龄限制,第二天便被撤了下来。可是<<义务教育法>>中明确规定:“凡年满六周岁儿童,应当送其入学。”只说了六周岁应当入学,并没有规定未满六周岁不能入学,我认为只要家长愿意,提前上学也没什么,至少《义务教育法》管不了,有时真搞不懂,虽然六周岁是最好的年龄上学,但是毫无弹性却令人无法接受,应该在有名额的前提下酌情考虑,而在1996年的《小学管理规程》中第十条规定:“小学招收年满六岁的儿童入学,条件不具备的地区,可以推迟到七周岁。”请注意,这里用的是“六岁”而不是“六周岁”说明在制订时便充分考虑了这种只差几天或一两月的情况,可是教育部却视而不见,令人费解。
以上为近两月国内热点追踪,全部是我整合的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新闻,仅供有兴趣者参阅,不代表本人任何观点,有什么事儿千万别来找我。
毛潇宇
2009年岁末
这是勒克儿朋友的孩子,一个17岁高二学生在2009年末,与勒克儿QQ聊天,所发表的对最近两个月发生的国内大事件的观察。
如果你是家长抑或学校老师,假如有足够耐心读完这篇出自一个未成年孩子的文字,是喜是悲?我保证你内心绝对五味杂成。
90后,普遍认为其脑残,是因为社会在他们这个群体身上贴上如此标签:消极,拒绝长大。选择性自闭,对熟人唠叨不休,对陌生人一言不发。偏爱使用方言或者网络语言。没有亲情,不过问家庭、社会乃至国家大事,只相信百度和谷歌权威,喜欢用搜索引擎思考和解决问题……
翻过2009年最后一页,80后的奔三元年。如果说50—60版的人是一个国家的基石,70版的是脊梁,那80后这代人,正式成为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。而有着90后相同成长经历的这一动力人群,不正是刚刚还背着社会种种狐疑和诘难?
从社会发展和进步角度,90后,应该是专心读书年龄。但透过这篇文章,我们看到了一个明显幼稚的脸庞,承载着一双锐利沉酣的眼睛和一个忧国忧民的厚重内心。这一巨大的不“协调”,已经向社会敲响警钟:他们成长的烦恼,我们到底知道多少?
如果再不重视,“脑残”的可能是整个社会。
以下是这个17岁孩子的新闻观察——
最近甲流来袭,黑龙江矿难,强拆自焚,资源涨价,全面禁酒,国内闹腾的厉害,一件件事使政府措手不及,一再露出丑态,有的令人悲愤,有的令人心寒,有的让人想笑最后却笑出了泪水,这个社会还有太多东西需要改善,而政府干部的思想及态度如果一直像我即将讲到的那样,只能使中国继续被金钱、权力、人情、官僚所充斥。
“得了甲流不要紧,关键是不要让校领导知道了,我们学院的老师还不知道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我唯你们党员是问。”这是某大学某学院学院辅导员的话,话没有说错,政府总是说得通道理的,但是领导的意思仅仅是让老师在关键时期更加关心学生,殊不知老师根本不关心学生的死活,只是想怎样推掉身上的责任,话真的没错,可是这样说,听起来岂不让人心寒?还有更心寒的,黑龙江特大煤矿事故是由于瓦斯检测系统超限报警后,长达53分钟没有彻底采取有效措施,是一起明显的责任事故,最终有108人遇难!而责任方的新闻发言人:集团分公司党委宣传部长如是说:“这里我们应当看到一个主流的东西,528人有420人成功走出了井下,逃离了那个可怕的现场,这应该是主流。”真是视角独到,巧舌如簧啊,108条人命搞了半天原来是“非主流”,这简直令人震惊,井下作业,安全生产是性命攸关的大事,用百分比来计算主流,这合理吗?
前些日子,网上盛传发改委要将87度作为供电涨价线,发该委紧急澄清:“各省自行制订。”可是准确到了87又岂是空穴来风,就像从哥本哈根流出的不利发展中国家的“丹麦文本”一样,一定是有人准备这样干才会出现这些信息,而且关键不在87度这个量上,87度以上价格逐渐增加,可怎么就不见87度以下逐渐减少呢?浪费电的人涨了价,节约的却没降价,如此赏罚不明,如何让人信服?北京居民水价拟每立方米上调九毛,各地也是涨声一片,涨价原因也是五花八门,虽然有发改委《水利发展“十一五”规划》在先,但仍然有许多令人费解:
1.调节贫富。这一条最扯,真不知道提高水价怎么调节贫富,只能让喝不起水的人更喝不起。
2.节约资源,水价偏低未能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。那我们才调九毛是不是太少了,浪费水的人一样会浪费,直接翻一倍更能让人警醒。
3.保护环境,水价里应该包括污水处理费。原来之前我们国家都是政府补贴污水处理啊?太感动了~
4.解决亏损,水务企业普遍亏损。难道亏损就从百姓身上刮吗?我们缴的税呢?
5.国际接轨,我国水价偏低。水价要与国际接轨了,那么福利呢?医疗呢?教育呢?
上月末,耗资3.7亿元,历时4年的“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”终于宣布“基本结束”,目前一共列入国家级“非遗”保护名录的有1028个,传承人1044位。先不说21世纪之后再来谈“非遗”保护迟不迟,就说这个所谓名录中有多少水分、有多少人把非遗搞成政绩来抓。首先是继承人,继承人应该给该行业中最权威、最具代表性、最拔尖的人,可是在这次普查中,有的继承人成了商人,有的继承人成了地方官员,令人大为不解。有的地方这个节那个舞甚至是“莫须有”或“以前没有”的,让人怀疑名录的真实性。再比如凉茶,一开始根本就没想过要上凉茶,上了就应该慎重,结果是谁出六十万谁就上,挂上一个“非遗”的牌子,企业的日子马上就好过了,销量增长令人吃惊。另外,食品酒水实在太多了,“非遗”名录又不是食品大全,最可气的是民间的一些宗教迷信,在专家认同的情况下竟然被政府和谐了,他们懂多少啊?大量的“非遗”正在消失,速度惊人,比如五年前的东巴教,现在老东巴已西去,只能记录变态的东巴教了,这是深刻的教训啊!
前不久,网上曝出内蒙古阿荣旗检察院女检察长开豪车,调查结果是该车是从一家企业临时借用的,已归还。这时我真想问:还有多少官员在借车?广州环保局借车,城管局借车,这只是冰山一角,车子是向企业借的,胆子又是向谁借的?当制度成为摆设,政府的公信力也将逐步丧失。12月8日,有网友声称安徽宣城市宣州区一个区有十个副区长,临泉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有十一个副县长,针对网友质疑,有关部门声称符合相关规定,并有部分挂职。呵呵,车是借的,职是挂的,政府做这些事真是轻车熟路啊,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。
上周,广电总局以“证件不全”为理由封了BTChina等BT网站,这实在牵强,这些网站只提供BT文件,不提供视频下载,用户所得视频与网站无关,又为什么要关闭呢?在被问及BT下载受限是否会让碟片更好卖时,北京中关村市场所有小贩均持乐观态度......广电总局到底想干什么...
现在中国有许多国进民退的现象,政府的回复是:“基本的结论,总体来讲,我们感觉到从统计数据来讲不支持国进民退的趋势。”用词何其小心啊,稍微没说明白,没把话说干净,就难以自圆其说,难为统计局的那些人了。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另一件事,在最近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,某人长篇大论的发表演讲,最后得出结论:“中国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。”我真想问他一下,看病难看病贵是你人大代表说的算,还是病人说得算啊?老百姓提出这个问题,政府就应该想办法逐步解决,而并不是让你证明这个问题不存在,要不拿人代会来干什么?
自“我拉屎是不是也要告诉你?”“你是不是党员?”等一系列牛逼官腔后,广州一男子酒后驾车撞飞小区铁门后,多次强调“我是公务员!”“我是党员!”“我每月二十几万工资!”我赔扇铁门算什么!”......应该怎么说呢?酒后吐真言?党员?公务员?二十几万?这也太牛了吧!简直无语了,而河北一农民去镇政府反映问题,偶遇党委书记,更是有一番精彩之极的对话:
民:“X书记,向您反映个事儿...”
书记:“你别和我说,我不知道,我刚来一年多,没有交接,我什么都不知道...你反映了我也办不了,别找我。”
民:“你是镇上最大的官,你都管不了谁来管,我跟谁说去啊?”(恰逢书记要去开会)
民:“X书记您别走,您这儿都不管,我去找谁?要我去跳楼啊?”
书记:“这我管不了,一楼二楼别去啊,要去就去五楼。”
这段对话可以说是很正常的争执,为什么如此刺眼?只因它发生在官员身上,请公务员们不要忘记了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,你们最终也只是在为人民服务而已。
最近某省教育厅厅长说:“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最大的毛病就是千人一面。”简直让我拍案叫好,什么“当局者谜”什么“旁观者清”全是扯淡,内行人把脉一样稳准狠。非不能也,是不为也,纯装蒜也。这位伟大的厅长将社会上滞销的人才比作乒乓球,可真是绝了啊,不过比作乒乓球中的残次品更为恰当。现在扬州船娘招大学生,上海殡葬招大学生,合肥城管更是百余大学生竞争上岗,11名硕士上岗。中国看起来人才泛滥,可“人才”们却像乒乓球一样,没有自己的特色。学校只管收钱,不管出品,更别提质量,一边靠国家专项资金拨款,反正就是纳税人的钱,一边将黑手伸向市场,既能捞,又能抢。我的理解是导致弊端的根源便是教育资源的高度垄断。再说基础教育,12月6日,教育部网上回复考虑“松绑”小学入学年龄限制,第二天便被撤了下来。可是<<义务教育法>>中明确规定:“凡年满六周岁儿童,应当送其入学。”只说了六周岁应当入学,并没有规定未满六周岁不能入学,我认为只要家长愿意,提前上学也没什么,至少《义务教育法》管不了,有时真搞不懂,虽然六周岁是最好的年龄上学,但是毫无弹性却令人无法接受,应该在有名额的前提下酌情考虑,而在1996年的《小学管理规程》中第十条规定:“小学招收年满六岁的儿童入学,条件不具备的地区,可以推迟到七周岁。”请注意,这里用的是“六岁”而不是“六周岁”说明在制订时便充分考虑了这种只差几天或一两月的情况,可是教育部却视而不见,令人费解。
以上为近两月国内热点追踪,全部是我整合的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新闻,仅供有兴趣者参阅,不代表本人任何观点,有什么事儿千万别来找我。
毛潇宇
2009年岁末
火龙果- 帖子数 : 363
魅力值 : 7760
注册日期 : 09-12-27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